图片

互博国际足彩客户端_互博国际体育官网-手机版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教育理论 > >

追寻教育本真的行者

来源::未知 | 作者:互博国际足彩客户端_互博国际体育官网-手机版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教育,意味着坚守,意味着付出,意味着一种大爱无疆的奉献,更意味着教师艰辛的成长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有的人把青春写在纸上,有的人把青春融于坚实的脚步中,写在纸上,飘逸潇洒;而融于脚步中,则更显醇厚实在。百家湖小学的刘志春校长就属于后者。在他29年的教育旅程中,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的坚实,那样的从容,也正是这样坚实的脚步,成就了他身上那些耀眼的光环。
        一、教学路上的跋涉者
        江宁,“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地处秦淮河、长江交汇处。特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这块山川秀丽而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是“诗仙’李白的隽语;“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东山的慨叹。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清代性灵派大诗人袁枚等等,都曾在江宁写下大量诗篇,赞美这里的山川人文。
        地灵人杰,上、江二地,人才辈出。刘志春这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是在这片沃土上,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语文名师的。
        1964年出生的他在1981年晓庄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上坊小学做了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这里,他遇上了后来也成为语文特级教师的王永生老师。在刘志春的眼中,王老师的语文课堂是那么地流畅自如,师生情感融洽、交流和谐,这让刘志春信服,也让他逐渐明白:做一名小学老师其实真的不简单,需要细心地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钻研教法,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更重要的是怀着一种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姿态。由此,王永生老师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刘志春的师父,引领他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固然有千条万条,但实践证明,公开课的历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最大、专业化成长最快的途径之一。刘志春正是在公开课的历炼中和课题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王永生老师的指点下,刘志春的课上得越来越生动自然,也逐渐开始了他的“公开课”之旅。
        当然,刘志春的公开课的历炼、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过很多次的磨砺。就在他逐渐地对语文教学颇有感觉,对课堂的把握逐渐成熟,向着名师的目标不断迈进之际,却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打击”。那是刘志春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公开课,上的是叶圣陶的《荷花》。那节课,刘志春在师父的帮助下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自觉信心十足。课后由原人教版教材主编袁微子先生点评。他原以为袁老会给自己的课一个较好的评价,可没想到袁老在点评时一口气点出他课堂教学中的颇多问题。尽管在点评中袁老也提及了一些优点,但对比袁微子先生在听了王永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激动地连评了六个“扎实”,刘志春着实沮丧。这时,师父安慰他说:“没关系,你没听袁老先生说吗,你的课在从形式入手和从内容入手上结合得比较好,今天的课,已经很了不起啦。至于袁老提出的问题,慢慢改进就是了。”听了师父的话,他的心里才有了些许宽慰。也正是这堂公开课让刘志春明白:成长是需要磨练的,于是他更加潜心苦学、博采众长,在不断的磨砺中,刘志春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让刘志春印象特别深刻的另外一节公开课是在南京市电教中心录课的那一次。此时的他,已经在南京小语教育界崭露头角,执教的是《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当时,刘志春的爱人正在医院待产。尽管面临如此大的压力,这节课仍然非常精彩。不过,那节课他走得却有些“狼狈”,一下课他便直奔医院。尽管这样,他还是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因为他没有能亲眼见证孩子的出生。因此,时至今日,刘志春仍然对爱人和孩子有着一种歉疚的心情。 
  早在八十年代,受《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启示,刘志春就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他设计总结的“构建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的思路,多年后的今天,与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完全相吻合。 
        “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研究,按流程分为 “准备性阅读、自悟性阅读、讨论性阅读、巩固性阅读”四个环节,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课文适当调整要求。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老师教得轻松、高效,变填鸭教育为方法指导,更多了钻研教学教法的精力与动力。师生互动、双向和谐。
        (一)准备性阅读:一是初知课文,二是搜集相关信息。教师的作用是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读、思、查。
        (二)自悟性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材料深入领会。教师主要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哪些地方感兴趣,对感兴趣的材料大致了解到一个什么程度,做到胸中有数。学生则利用这部分时间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感知阅读材料,做到真正有自己的见解。
  (三)讨论性阅读: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呈现出来,教师尽全力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方式,及时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状态,使讨论富有成效。
  (四)巩固性阅读:一是设计自主、开放性的巩固练习,二是设计相关的巩固活动。 
  1990年8月,刘志春调至江宁实验小学工作,也因此踏上了一个更为广大的平台。从那以后,刘志春的公开课一路从学校上到县里,从县里上到市里……上公开课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他参与了国家教委的“小学生语文、数学学习标准的制定与监测”课题研究;主持、参与了“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 
        正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刘志春才清醒地发现,他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自己的价值;他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自己的职业。但是他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他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深奥的哲理;他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回首从教的近三十个春秋,他饱尝了教书育人的困难和艰辛,然而对于曾经付出的心血,他感受更多的是充实快乐和满足的喜悦,因为他爱他平凡的事业,他愿用他的青春和激情力争让这片热土闪闪发光;不言春作苦,他愿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教育路上的探寻者
        对于刘志春的语文课,老师们或评价说:“充满了机智,幽默风趣”“诗情画意,轻松活泼”,或赞誉道:“语词精炼,条理清晰,对课本的把握十分到位,能收放自如,如同久经沙场的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更多的老师喜欢用“本真”两字来概括,认为他的课堂虚伪的东西少,很实在,而其间迸发出来的智慧和活力往往令人惊叹不已。
        其实,课堂能有这样的效果皆源于刘志春老师关于“本真教育”的思考。不过提起本真教育,他自己并不愿将自己思考的话题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提出,他说:“本真教育也不应该是一种什么教育模式,其实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是在当前这种比较浮躁的教育氛围中,我们必须要真正脚踏实地去做点事情,还原教育本来的面目,给孩子一个他们想要的童年!”
        之所以提出本真教育,刘志春说他主要是基于教学的一些思考。首先,新课标后,课堂上新课程理念之声不绝于耳,但呈现出来的东西有时却让人匪夷所思。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无效问题、做秀表演随处可见,教育教学行为浮躁盛行;其次,前些年素质教育理念盛起,但是很多学校在做交流介绍时,却只是一味以获奖为荣。各式各样的活动开始得热热闹闹,结束得却是无声无息,追求的只是一时的轰动效应。“学生从中究竟能学到多少?教育还应该更踏实一些,”刘志春说,“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多一些时间读书,让孩子多一些感悟。毕竟正如总理说的,一个不会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的教学真的需要少一些浮躁,更多一些本真。” 
        “第三点原因是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太苦了,”刘志春感叹道,“周一到周五,孩子在学校要按时上课,完成学校的任务。等到周末还要完成家长的任务——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的童年都被这些教科书和培训班所填埋了,慢慢的,孩子们那些乐学好问、善良、率真的本性全部湮灭掉了,灵性也都被磨灭掉了,孩子又怎么会喜欢上学呢?所以我就在想,怎么来还原孩子的本来面目,把孩子善良率真的本性挖掘出来,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讲到这里,刘志春也给记者做了一组形象的对比:
        镜头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小学,学校的音体美这些课程都是开足开全了的,尽管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但是还会搞一些活动,比如说拿一个球大家一起玩玩,占课的现象更是没有。尽管这样的艺体课由于师资的原因,质量或许不高,也没有科学的课程体系,但孩子们却是快乐的。放学后,一路嬉闹跑回家,放下书包,或者小伙伴们在一起嬉戏游玩,或者各自帮家长打猪草、干农活、做家务…… 
        镜头二:21世纪的小学校园,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家长的“护送”下,一脸不情愿地走进学校。学校里,孩子们机械地参加各种教学和活动;六一节,孩子们顶着烈日,满脸流汗地表演着那一系列经过若干次编排的节目;周末,孩子们在家长的一再催促下,参加各种补习班:钢琴、小提琴、绘画、英语、奥数……
        “面对这样的镜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作何感想呢?因此,本真教育就是希翼通过保留、引导、升华儿童善良、率真、多问、乐学、好动等本性,为儿童自由、健康的发展打好基础。”刘志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百家湖小学就以少儿京剧等为突破口,进行校本研究,编制了京剧、趣味水墨画等校本课程,并顺应孩子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建立了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京剧团、航模队等兴趣小组,维护童真,守护童年。
        本真教育下课堂也是独具一格的。学校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简单可操作的预习方案。预习方案是教师根据基础文案和学生实际编制、供学生课前预习使用的材料。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预习提示”“我的收获”“我的疑问”“我的资料”。当然,栏目设计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科和年级的不同进行选择和创造。
        提供预习方案,供学生在预习时使用,并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完成指定的练习(有的预习也可放在课堂上进行)。上课前教师进行抽样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明了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考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即时性的调整,进一步明晰教学重点与难点,明了课堂教学的着力方向。新课完成后,学生对预习方案进行调整和修订,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所得对预习方案中的“我的收获”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之后的疑惑。
        预习方案是由百家湖小学教师集体商定并编撰的预习材料。预习方案明确提出了预习要求,并辅之以具体的练习,让学生预先介入学习过程。预习方案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空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在预习时不仅结合教学内容本身,而且可以拓展解决问题的资源,可以查阅其他书籍和电子资源。有效的预习方案也便利父母更具针对性地介入孩子的学习。预习方案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置在讨论和解决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上。
        有效预习是课堂高效的基础和起点,原则是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容易完成,把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让给预习,把想留作家庭作业的习题放在课堂上解决;不让学生感到繁琐,让学生容易掌握;不流于形式,让学生需用心去琢磨;不做无用功,能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作用。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刘志春一直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还说:“我们的孩子是农民的孩子,他们必须要跟土地接触。”因此,百家湖小学校园不是想象中那样崭新美丽、整齐划一,甚至还有一块裸露的土地,但这不刻意修饰的环境和简单的校园里蕴含着极深的教育内涵:校园里每一处都是孩子们娱乐玩耍的场所,学校的每一处设计都蕴含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环境一切按照渗透有效、拒绝虚浮、适应本性的原则考虑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环境是为他们服务的,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生活可以感到快乐、舒畅。
        碧绿的草坪不仅是为了欣赏,孩子们可以在上面跳、翻、滚;裸露的土地是供学生玩玻璃球的;装饰球成为各年级段孩子摸高的工具;教学楼间的空地上、连廊中用漆画好“跳房子”的格子、“丢沙包”的分界线,供孩子课间玩耍;孩子的书法作品也根据每个年级孩子的身高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在墙壁上采用活动镜框,定期更换;开放书香长廊。在二楼连廊建成敞开式阅读场所,并让阅读场所同时成为陶冶学生品格的场所;学校还逐步恢复了一些传统游戏,比如说滚铁环,就是希望用一些传统的游戏把孩子从电脑、电视前面拉过来,让他们活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本真教育还十分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正如记者在书香长廊醒目的挡风窗上看到刘志春校长写的这样一句话:“我相信看完后你会把我放回原处的。”刘志春说我们必须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培养孩子的诚信和自觉意识,学校也隔段时间定期在广播上表扬全体学生看书的良好习惯,激励他们。他说,即便有几名学生把书带走了,但我认为这些学生看书看得爱不释手,把它带回去看了,不要紧,相信看完后,你们会放回去的。实践证明孩子们是能做到的,而且做得很好。管理的思想就在这在道门之间,教育的高度也体现在这道门之间。“做一件事,既要做出教育的意义,还要提升教育的层次。”刘志春这样说。 
        针对现在的孩子在很多时候已经丢失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的现象,刘志春在学校提出学生“五爱”:爱父母,爱科学,爱自己,爱学校,爱学习。在他看来,农村的孩子为什么能够比城里的孩子更懂事,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了解父母的艰辛,能看到父母辛勤劳动的过程;而城里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状态,不知道他们工作与生活的艰辛。现在百家湖小学五年级有个班,每个月都会搞家长讲堂。其中一次讲堂活动邀请的是一位在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家长,主题讲的是在卫星发射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以及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教育孩子们做事一定要严谨;还有一次请的家长是个体商户,夫妻两个一起来讲述最初创业的艰难和艰辛,讲述过程中夫妻二人潸然泪下,整个班级学生坐在下面都是泪流满面,特别是他们的孩子,几乎泣不成声,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了解到父母的工作竟然如此艰辛,孩子都被深深震撼了。因此,刘志春说:“我们有时候也不能全怪孩子不孝顺,因为总的来说,现在很多父母的工作和孩子的生活是一种完全隔离的状况。孩子不了解父母为他的学习生活付出的是什么。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更多地让学生了解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融入到那样的氛围中,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一走进百家湖小学,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教学楼联廊柱子上挂着的历年的毕业生合影。刘志春觉得,孩子的在校时间其实是很多的,学校应该“做父母做不到的事,让每个孩子都留下童年的美好回忆”。于是,一年级新生来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刘志春会亲自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并安排高年级学生牵着新生的手,通过给新生佩上校徽等活动,加强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以及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同时,安排人员将新生的每张笑脸拍摄下来,连同小学期间每次活动中的摄影,在毕业的时候刻成光盘,送给每一个毕业生。刘志春知道,学校只有真真切切为孩子着想,学生毕业后才会对学校发自内心地感恩。“让小学阶段成为流淌在孩子们心间的一段美好记忆,让孩子们在‘母校’的概念上烙上百家湖小学的印记。”
        在采访中,刘志春说:“孩子们天真、好动、善良、率真的个性,往往在考试中逐渐泯灭掉。如果将孩子成长的坏境变得自然一些、田园一些,让孩子沿着生命本真的状态自由而健康地成长,教师再加以适当、正确的引导,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状态,将教育由外在的指向考试转而指向内在的完善自我,指向教育中真实的人及其活动,孩子才有可能成长为优秀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拔尖人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真正具备优势。我想,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最本真的教育。”

互博国际足彩客户端_互博国际体育官网-手机版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