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看到听到很多老师常常私下抱怨他们的学生太懒了,懒到不可救药。有一天我也竟然成了老师,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极为厌恶,甚至憎恨“懒惰”的学生。那时,我说以下这段话的时候,自以为是“理直气壮”的:
学习手段的技术改良并没有使学习难度减少多少。今天我们不再怕查字典了 — 因为电子字典太方便了;可是害怕背单词的人的数量仍在增加 — 因为懒惰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
然而,随着教龄的增加,接触的学生越来越多(多到难以对其本质视而不见的地步),我的看法不得不因此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根源在于最终有个事实是不能忽略的:大多数人既然是人就继承了作为生物而应该天生拥有的进化本能和进化能力。长久的观察使我得出一个结论,大多数学生实际上是勤奋的,他们并不懒惰,他们只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却没有收获而已。过分简单地把最终的收获归结于“勤奋”,而把颗粒无收归结于“懒惰”,只不过是于事无补的空洞评论而已,不为解决问题提供任何线索。
个中的道理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但最终我还是能够尽量给学生一些相对实用一点的建议。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为什大家都努力,却更多的人并不成功?”
1) 不知道该干什么
有一次我走在路上偶尔听到两个路人之对话,堪称经典:
甲:嗯……今年我一定要干点儿什么!
乙:嗯,是得干点儿什么了!再不干点儿什么就不行了……可是干点儿什么呢?
甲:嗯……反正得干点儿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要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很难想象有谁能够固执到“我都知道,但我就是不做;不是为了气死你,而是为了干死我自己!”的地步。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人们往往拒绝做一些实际上有意义的事情,是基于“实用主义”。实际上,学习永远是无本万利、稳赚不赔的活动(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事儿实在难以争论)。很多人习惯于在行动之前一定要问一个“做这事情有什么用?”尽管这本身通常是没有错的,但是,在学习的时候问这个问题就很可能是不明智的了。最终有成就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对学习“永不厌倦”,在求知的路上一向懒得问“学它有什么用?”另外,请点击这个链接,读读其中的文字,也许也会让读者有另外一番思考。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从来都不是坏事儿,为什么一定要亲自体会“书到用时方很少”呢?
2) 以为知道该干什么,结果做错了
浪费时间的最有效方法并非无所事事,而是“真诚地做错事”。我总觉得人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很少是故意而为,一个人做错事和一个人丢钱包一样,1) 他们都要最终都要独自承担损失;2) 最终的损失都并非他们当初所愿。但是人们总是好像“身不由己”似的做错事情,甚至一错再错;无论最终多么懊悔愧疚,再遇到同样的境况却又重蹈覆辙。为什么会这样呢?说严重一点,是因为这样的人由衷地“不相信自然规律”。对个人成长来说,最重要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呢?我常常劝诫我的学生,千万不要怀疑一个原则:“一切都靠积累。”为什么明明应该通过阅读扩充词汇量,但偏偏更多的人一定要背单词数而若干年后一无所获呢?为什么减肥的方法明明只有一个就是锻炼,但是偏偏更多的人选择节食或者各种各样的减肥药或者偏方最终几年之后越来越胖呢?因为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反自然”的,不相信、不尊重基本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惩罚那些违背它的人的方式既宽厚又残忍,需要智慧才能理解:它会让那些违背它的人“绝不后悔”——无怨无悔地走向毁灭。
在选择该做什么的时候,一个屡试不爽的判断依据是,慎选“容易的”,别怕“困难的”。这世界就是这样:会咬人的狗不会乱叫,乱叫的狗其实胆子很小;经常来敲门的往往不是机会,而是和你差不多境遇的邻居;没有哪一个陷阱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否则那就是个愚蠢的陷阱;也许正因如此睿智的人也常说:通往地狱之路总是铺满了鲜花……当脑子里闪出“更快”或者“更容易”之需求的时候,并不见得那就一定是错的,但是用“一切都靠积累”这个原则重新衡量一下肯定是没有任何害处的。并且如此衡量一番往往并不耗费太多力气,然而却往往会因此受益无穷。所谓“聪明总被聪明误”指的大概也是这种情况。
3) 做对了,但努力不够
在那些走在正确的路上的人群之中,也分走得快的和走得慢的。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往往与他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You are what you think you are”。比如,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有一小部打工的人与另外大部分打工的人不一样:少数人即便是在打工也是“为自己打工”,而大多数人是真的在“给别人打工”。那些认为自己是在“给别人打工”的人,往往不自觉地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努力”的上限——他们认为他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应该与他们拿到手里的薪水相符,薪水多了就是赚了(可能性并不大),薪水少了就是亏了(往往真的如此)。
姑且不论他们这样想对还是不对,或者有没有什么例外,让我们看看那些“为自己打工”的人所面临的境遇是多么地不同?那些“为自己打工”的人,往往没有对自己的努力设定上限,他们总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很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计得失”,而更合理的解释是:这样的人往往会因工作“超常努力”而相对有更多的工作成绩,因此他们往往更有机会获得比别人更高的报酬,除了报酬之外,他们还往往可以有其它人无法想象的其它收获: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积累,更多的经验,等等等等。学习的时候也如此。真的有很多人不是”为了自己学习”,就好像李宗盛的歌里唱的那样“究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为了自己而学,就不要再问“我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不行?”其实,除了少数必须天赋才能获得技能之外,大多数技能的学习,只需要足够的努力就肯定能够习得。再多努力一点,没有上限。
4) 非常努力但努力得不够久
已经做对事情的人,某种意义上与已经选中了一支必然大涨的股票的人一样幸运。不过,在股票市场上,很多人有选中的好运,却往往因过早卖出而没有“足够的好运” 赚到只需要通过再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收获的“暴利”(牛市中大多数人过早卖出;反过来,熊市中大多数人过早买入,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与股票操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学习不能只靠把握时机而后耐心等待,学习要靠挣扎、努力、坚持。学习不仅要很努力,往往还要努力很久。需要多久呢?Hayes与Bloom的研究表明,在许多领域,都需要大约10年时间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是《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推荐给所有有心学习的人看(不只是学编程的人而已)。Peter Norvig在这篇文章中引用Samuel Johnson(译注:英国诗人)的话,认为就算10年也不一定够用:“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只能通过一生的努力来获得;稍低一点的代价也换不来。 ”(Excellence in any department can be attained only by the labor of a lifetime; it is not to be purchased at a lesser price.)为什么要那么久呢?答案是,因为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
为什么大家都努力,最终却有更多的人不成功?
来源::未知 | 作者:互博国际足彩客户端_互博国际体育官网-手机版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提高学习效率的10种方法
- 下一篇: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小技巧
随机阅读
-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要首先学会积极主动倾
- [学习方法指导] 快速学习法
-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的学习
- [学习方法指导] 不要把学习想得太复杂
- [学习方法指导] 睡眠学习法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抗干扰与提高效率
- [学习方法指导] 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超级学习法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做到主动学习呢?
-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障碍是什么
- [学习方法指导] 怎样学习最有效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 [学习方法指导] 三种学习境界
- [学习方法指导] “默得(MURDER)”学习方
-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及时复习的习惯
- [学习方法指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集中注意力?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的好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爱因斯坦的学习经验
- [学习方法指导] 四种思维品质
-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五原则
- [学习方法指导] 创造性学习八法
- [学习方法指导] 不要把学习想得太复杂
-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寻找最适合你的学习方